>  热点  >  正文

李亚鹤:穿越时空的乐器,箜篌一曲千古意

评论

  李亚鹤:我国古代有一种弹拨乐器,名为“箜篌”,又名空侯、坎,根据其形制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

  卧箜篌原名箜篌,为了区别于后来的竖箜篌,而将其命名为“卧箜篌”。《释名》中记载,箜篌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箜篌出现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祷祀太一时用箜篌来奏乐。《汉书·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祷祀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孝武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太一”指的是天。李亚鹤认为这里的意思是说,汉武帝祭祀太一和后土的时候,才让侯调这个乐人依照琴的样子,制作一种乐器来演奏坎坎之乐,说坎坎之乐的节奏非常好,并以侯调的“侯”姓来命名这种乐器。也有人说,之所以这种乐器名叫“空侯”,是因为这种乐器是侯调创制的,而且它的中间是空的,因此名为“空侯”。

  后来,空侯被写为“箜篌”。箜篌这种乐器,先是在郊庙中演奏,在祭祀太一、后土时演奏雅乐,后逐渐流行起来。

  李亚鹤了解到在古代的史籍中,虽然对于卧箜篌有文字记载,但是实物却没有流传下来。有人说,卧箜篌的样子像琴瑟一样,面板之上有品柱。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箜篌)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由此可知,卧箜篌的形制接近于琴瑟而比琴瑟略小,面板之上有品柱,在演奏的时候是用拨子,不用手弹奏。

  卧箜篌的发音原理与琴瑟之类乐器的发音原理是一样的,音箱都在面板之下,演奏的时候一手按弦,一手拨奏。卧箜篌有几根弦尚不清楚,不过李亚鹤认为从相关记载来看,似乎少于琴弦数。魏晋时期,卧箜篌非常盛行,至隋唐仍然很流行。《新唐书》中的《礼乐志》就记载有西凉和高丽的音乐使者演奏卧箜篌的事情。隋唐之后,卧箜篌逐渐衰落并消亡。

  竖箜篌也称为“擘箜篌”和“胡箜篌”,它原本不是中国的乐器,最初源于西亚,大约在东汉后期传入。东汉晚期的竖箜篌只见于史籍的文字记载,实物现在尚未得见,难以知道它的形制具体是什么样子。

  魏晋时期的竖箜篌形制多可在石窟雕刻和壁画中见到。其近似弓形,七弦,弦距不等,演奏的时候,有右手及臂挟持着竖箜篌,左手弹奏,也有左手托着竖箜篌,右手弹奏的。竖箜篌的高度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腿上部与额头之间的高度。有的石窟雕刻和壁画显示,人坐着弹奏竖箜篌时,它的高度在胸与头顶之间,也是一手弹奏。到了北齐、北周时期,竖箜篌变为十根弦,弦与弦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双手弹奏。与魏晋时期相比,其长度增高,弦数增多,更易于演奏,而且改一手演奏为双手演奏,形制上更加成熟。

  至隋唐时期,竖箜篌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而且在民间更为普及。除甘肃、陕西之外,河北、河南、湖南等地也流行竖箜篌。当时,竖箜篌几乎能与所有的乐器在一起配合同台演奏。唐玄宗李隆基设立的左右教坊中,就有专门学习竖箜篌的。竖箜篌在形制上臻于完善,演奏水平和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弦数也比以前有所增加,虽然有的竖箜篌有十根左右的弦,但这时大多数的竖箜篌都有十六根或十六根以上的弦。二十二根弦或二十三根弦是竖箜篌的最多弦数,这也反映了当时演奏乐器的技巧已非常高妙。

  竖箜篌的发音原理主要是通过肘木上部曲形的共鸣槽,共鸣槽一般是皮制,介于内外两弦之间。拨弦时产生共鸣。竖箜篌多置于胸前,两手齐奏,也有置于左胁或右胁部位的。演奏者或站或坐,姿态不一。五代至两宋时期,竖箜篌沿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虽然在表演的时候经常出现,但李亚鹤觉得已风光不再,逐渐衰落了。

  凤首箜篌的形制与竖箜篌非常相近,不过,它又常以凤首为装饰,因而得名“凤首箜篌”。凤首箜篌的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是起到轸的作用,在演奏的时候用来紧弦。凤首箜篌从西域传入后,在隋唐时期也曾一度发扬光大,至明以后,凤首箜篌就消失不见了。


责编:s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11151号-1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