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朱雀一号”发射失利 民营航天亟待“鲶鱼效应”

2018-11-02 09:42:5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留给民营火箭公司的发射市场,最多只能养活1-2家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首发民营运载火箭的发射失利,打乱了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的宣传节奏。

  在零壹空间、星际荣耀先后成功完成了4次亚轨道探空发射之后,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的固体火箭“朱雀一号”首次突破100千米的高度,成为首次尝试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火箭公司。

  但2018年10月27日,蓝箭航天发布声明称:“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10月31日晚,蓝箭航天正式发布公告称,“经初步分析,怀疑末修姿控动力系统某推进室输送管损坏导致控制力下降和推进剂泄漏”。

  虽然两次公告并未就发射的成功、失败与否给出结论,但这次未能将卫星送入轨道的发射被业内普遍分析为发射失败。姿控系统故障导致的发射失败并不罕见,2017年6月,长征三号乙也曾因姿态控制系统问题导致发射部分失败。2018年1-10月,全球86次火箭发射中,共出现三次发射失败、一次部分成功,失败的案例中包括Space X在1月为美国军方Zuma卫星提供的发射任务。

  虽然大部分业内人士依然就蓝箭此次发射给出认可、鼓励,但这次发射失利也让民营航天企业进一步认识到运载火箭的风险。

  发射元年

  2018年4月、5月,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先后完成了首次亚轨道火箭发射。其后,两家公司又先后于9月5日、9月7日成功完成第二次探空火箭发射。

  进入十月份,除了蓝箭航天的“首枚民营运载火箭”之外,最早成立的翎客航天也在月初成功完成了可回收液体火箭RLV-T5的点火实验。据记者了解,零壹空间也计划在12月份启动首飞,此次发射将搭载来自欧洲、国内的多颗卫星载荷。不过,因为发射协调尚存不确定性,零壹空间暂未对此次发射启动预热宣传。

  得益于越来越多的民营火箭发射,2018年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发射元年。

  不过,发射元年的突破不仅局限于运载火箭在空间上的探索,更多还在于民营火箭在技术、市场、行业准入等多个领域的破冰。在商业航天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民营火箭公司真正走出了纸上谈兵,借助政策、市场、资本、军方资源,拿到国有企业的发射订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打通了民营火箭的入场、发射许可的一整套流程,并将火箭正常发射。正如蓝箭航天在公告中强调的,“取得行业全部准入资质,同时,获得了国内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

  虽然困扰民营航天公司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发射资源紧张、产业链衔接不畅等问题仍然在困扰民营航天公司,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之后,解决这些问题都将有路径可寻。

  而实现行业准入的突破之后,民营火箭还需要实现从固体火箭向液体火箭的突破。目前,所有发射的民营火箭均为固体火箭。虽然固体火箭的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发射机动性,但在国内,固体火箭并不能给民营公司带来竞争力。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9.340, 0.09, 0.97%)集团的长征十一号火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快舟火箭,均为低发射成本固体火箭,长征系列火箭正在为商业发射提供越来越多的运载力,航天科工则是在2016年就成立了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直接参与商业发射的竞争。而且,快舟火箭的发射成本已低于1万美元/公斤,已低于民营火箭公司目标中的1-2万美元/公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留给民营火箭公司的发射市场,最多只能养活1-2家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由于固体火箭无法实现回收,民营火箭公司只有在液体火箭上实现可回收技术,才能在市场上与国家队竞争。

  但在“首枚民营液体火箭”的路径上肯定充满更多的失败。即便是SpaceX,其最初的猎鹰1号火箭前三次发射也全部失败,第四次发射才成功。其已经成熟的可回收技术,在2017年之前也经历过6次失败。相比于此次蓝箭的发射失败,未来民营火箭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期待鲶鱼效应

  在民营火箭公司持续刷屏的同时,国家队其实也在推进改革。

  2018年10月20日,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官方微信发布文章《火箭院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准备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转型。

  “改革一直在推进,民营火箭的崛起也是改革的部分原因。”一位火箭院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虽然现在民营火箭还做不了什么,但未来他们确实可能做得比我们好。”

  “现在民营火箭的供应链基本都来自国有体系,人才也基本全靠从我们这高薪挖人,短期内很难实现技术超越,能够复制就很不错了。”上述人士介绍,“但是,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研发效率比国家队好。美国民营火箭起步很早,现在他们整个航天产业链都比国内要先进。”

  但是,相比于美国民营火箭的起步时期,国内民营火箭公司的目前发展环境与当时的SpaceX无法相提并论。

  2006年开始,美国军方、政府、NASA开始大力支持Space X、轨道科学等初创公司,2006-2008年,NASA同SpaceX、ATK以及其他私营公司签署了一系列“资金充沛”的激励协议,2008年,NASA又与SpaceX、ATK分别签署了16亿美元、19亿美元的商业补给服务合同。2016年,NASA又与SpaceX、ATK、内华达山公司签署了2019-2024年的商业补给服务,合同总金额不超过140亿美元。这些来自政府的“天使投资”成为美国民营航天业最主要的收入。

  11月1日,一位航天科工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自成体系,从卫星载荷,到运载火箭的研发、制造、发射,自己能给自己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国内的卫星客户基本也都是国企,和民营合作的空间几乎没有。”此外,一位经常与军方接触的卫星通信人士向记者介绍,“‘民营身份’几乎不可能拿到军方、政府的项目、资金。”目前,民营火箭公司只能把刚刚兴起的“微小卫星发射”作为目标市场。

  除了目前的行业准入、人才流动之外,中国的商业航天还存在大量需要破冰的环节。通过改革让民营航天企业发挥鲶鱼效应,助推我国发展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产业链。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