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李建军: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汲取

2019-03-28 10:36:19 来源:酒都晚报 作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在国际上引人注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进程,科技进步与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人体工程学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一批中国的人体工程学企业、产品、品牌赢得了全球消费者和用户的喜爱。人体工程学品牌,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30多年来,中国人体工程学从“制造”到“智造”,从“追赶”到“引领”,从“超越”到“卓越”,人体工程学工作者用智慧和双手书写了中国人体工程学产业的历史新篇章。

  据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基本上是人适应机的阶段,通过对人的选拔与培训,达到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各种复杂的新式武器的产生,必须认真考虑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如何使机器与人的能力限度和特性相适应,促进了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随后,人体工程学在各国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确立,并开始在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实施,人体工程学作为制造业振兴的新技术而备受关注,由一个冷门的名词变得家喻户晓,资本市场也开始对其十分看好,堪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说到中国人体工程学,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著名文化学者,中国人体工程学创始人李建军教授。

  李建军,祖籍山西,出身在西北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外公赵润生为关中大儒,与开明人士李鼎铭先生亦师亦友,在陕北国学教育上有重要的地位。李建军从小就是在其博学的外公身边长大,自幼受到儒、道、佛等百家学术的启蒙,为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成年后,因其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其外祖父传授的医卜学术,特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一员,任职于武警技术学院。

  三秦故土,历史沉淀出精英荟萃,黄土高坡,窑洞培育出民风淳朴。有人说,陕西人一般不出手,出手必干大事。陕西人既保守,又开放;既粗犷,又心灵手巧;既老实,又圆滑;既吃苦耐劳,又懂得享受;既安于现状,又躁动不安。这一切并不矛盾,体现在陕西人身上,就是一种雄浑伟岸的气魄,一种浑然天成的大气。陕西人性格豪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带着无与伦比的自信。陕西人憨厚实诚,甚至有时让人觉得憨厚得令自己感到羞愧,但他们毫不在乎,不怕吃亏,有着成竹在胸的胸襟和气度。

  李建军教授从很早就开始意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其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由李建军教授一手创办的中国人体工程学,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与自然科学相融合,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并且根据体系框架编纂了对应的教材,且至今仍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李建军教授希望通过建立一门科学、完善、有文化的学科,为人的健康、成功、幸福服务,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全民共筑“中国梦”添砖加瓦。

  “中国人体工程学”不再拘泥于早期的西方人体工程学研究人体和工程机械关系的“人机理论”,而是独具匠心地将中西方文化、科学、知识、理念等要素结合起来,集身心观、生态观、天人观、宇宙观等观念与现代应用科学于一体的一门交叉学科。

  李建军教授谈到:“‘中国人体工程学’是一门以人为本,将‘中国国学’结合‘西方科学’学以致用的学科,目的是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人与世界’是一个不能割裂开看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存在于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着的,‘看得见的联系’与‘看不见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

  李建军教授认为,人与世界以及世界中的元素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他谈到:“‘中国人体工程学’应当明确‘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的“生理、命理、地理”作为切入点,将人与‘人类生存的整个宇宙环境’相结合。也就是将‘人体’看作一个需要面面俱到、考虑完善的系统‘工程’,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指导来实现人体这个‘大工程’的最优发展。”

  于是,李建军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办中国人体工程学,从最初探索到如今理论体系建成,已经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几转辗转,体系终成。

  中国人体工程学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根基,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和易变之道的宇宙观奠定中国人体工程学的哲学基础,太极阴阳五行等原理构成了中国人体工程学解读事物易变的依据和方法,以儒、道、释、中医、堪舆和艺术为主的国学是中国人体工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从未脱离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一直汲取着能量,理论体系中处处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