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羊城晚报李宜航:2018年第55期 一条“神奇分界线”引发的思考

2019-01-10 11:45:12 来源: 作者:赵婉晴

  最近,脑海里总是萦绕着一条“线”。这条线,学界谓之“胡焕庸线”。授课老师郑重其事:读懂了这条线,就找到了中国经济地理的密码。

  这条分界线,不弯不折,不曲不绕,是条“大致倾斜45度”的直线——在伟大的中国版图上,它发端于黑龙江省瑷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一路挺进,直抵云南省腾冲……就是它,把中国分界出两个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区域,即东南、西北两半壁——东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却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却仅仅居住着全国4%的人口。

  这条直线,是地理学界老前辈胡焕庸先生1935年所绘。当时,他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精确落到县级单元尺度,绘制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人们从中发现:这条线以东地区海拔低,以平原、丘陵地势为主,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这条线以西地区以高原、横断山脉、荒漠地带为主,西南季风受到喜马拉雅山阻挡,东南季风也很难到达,水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东密西疏”格局,经历80多年的岁月淘洗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最近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看,东侧人口仍然占到9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那么,面对“胡焕庸线”,我们该如何作为?这条线能否突破?从何突破?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有无可能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期实现部分赶超?

  以此“线”为标,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胡焕庸线”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大自然的选择。既如此,我们就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杜绝肆意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必须要牢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每当头脑发热,想对自然大动干戈的时候,一定要和“胡焕庸线”对对标,分析利弊得失,慎之又慎。

  以此“线”为势,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是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界线。这条线以东属于城镇化高度密集的区域,以西的城镇化仍然相对滞后。虽然“胡焕庸线”客观存在,且可能长期存在,但政府仍然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让中西部地区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政府在主动作为时,要认识到“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平衡是一种动态”,要心中有这条清晰的“胡焕庸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营造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之境,构筑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同时,应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对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资向人的全面发展倾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可以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等多种政策工具组织区域经济,培育增长新动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从现实情况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可以最大限度释放“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潜在发展优势,以此激活该地区的资源红利、区位红利。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把“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直接推向开放前沿,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科技、大数据、信息化实际上已部分穿越了“胡焕庸线”,为中西部发展创造了很多可能性,要充分发挥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填平区域发展的“鸿沟”;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特有规律,增强经济活动的自然、自主性,营造宽松、有序的好环境;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