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教师读了很多书却用不上,这是为何?

2019-01-07 18:36:30 来源:蒲公英评论 作者:

  为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自2016年以来,县教育局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了“教师读书工程”,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

  近日,一位教师对我说,他积极响应县教育局号召,每学期坚持读一本书,但令他困惑的是,读了好几本教育理论书却在教学中用不上,无论是自身理论水平,还是课堂教学水平,都没收获预期的提高。

  读了很多书却用不上,这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三。

  一是读书态度上有问题。有些老师把读书当作一项上级部门安排的硬性任务,既没有读的兴趣,也没有读的动力,只是走马观花似地浏览,当然读而无用。

  二是读书方法上有问题。有的老师读书时一知半解,没有把握一本书的精髓和要旨,不理解书中提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自然也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三是学以致用上有问题。有的老师虽然理解书中提出的观点,但一遇到现实教育问题,往往凭经验做事,找不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难以用理论指导实践。

  作为公开出版的教育理论书籍,人人皆可阅读,而阅读者要把这些公共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用以提升自身实践水平,必须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否则这些这些知识就是死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此知识就会在记忆中消失,读了相当于没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在推进“教师读书工程”的过程中,除了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之外,更要在指导教师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其一,要引导教师读进去,真正理解、消化一本书。理解是应用的前提,对一本书囫囵吞枣,不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等,就根本谈不上具体应用。因此,学校在引导教师读书时,不可贪多求快,一学期能把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读精、读透足矣。

  理解并非要求教师死记硬背书中内容,理解的标志有二:一是能把书中作者提出的观点,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阐发;二是能把书中出现的一些概念,转化成教师的教学实践用语。这要求教师在读书时注重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把自己的思考融汇到读书过程中。

  对于书中出现的生僻概念或观点,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通过查阅资料或延伸阅读,弄通弄懂。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碰撞的机会,让老师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对一本书的理解。

  其二,要引导教师带着问题读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促进教师读书、学习的原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教师读书的态度问题,而且能激励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有一所初中学校为解决“差生转化”问题,引导教师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要求教师概括苏霍姆林斯基“差生转化”的策略,用以指导自已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在问题引导下读书,不仅解开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识,从而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学校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教师带着问题读书,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思想,通过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激发广大教师读书和研究的热情。在组织时,学校不必对阅读书目作硬性规定,教师可以读整本书,也可以读相关的报刊杂志,但教师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要阐述自己读了什么书、借鉴了其中的什么观点,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三,要引导教师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这样的结合点可能是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灵光一现,也可能来自于评课过程中同伴的启发,还可能出现在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灵感的瞬间,将书中所学理论灵活运用自已的教学实践中。因此,培养教师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引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是寻找理论和实践结合点、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

  同时,在日常校本研修或听评课活动中,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运用所读之书的理论和观点,解读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和事件。要特别重视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案例的解读,总结和梳理他们成功的经验,以先进的教育理论观照他们的教学实践,为青年教师提供读书和学习的样本。另外,学校还可以围绕每学期所读之书,引导教师主动运用所学理论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说课——讲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过程,检验教师学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王营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