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中小学课题研究如何走向应用?

2019-02-13 14:22:23 来源:郑州经济发展网 作者:

  开展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提升教师研究能力进而优化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可是笔者发现,当下课题研究似乎成了各种评比和评审必不可少的“入场券”,譬如要评选星级和示范性学校,要评审各级名师、特级和正高级教师等,如果没有课题研究成果,一切都免谈。

  不少中小学为此不惜血本,请专家“包装”出高级别课题,费尽心机提升得奖档次。可笑的是,不少教师既不知情,也没有研究,更没有改变,所以师生们依旧苦教累学。

  不少教师雇能人、找枪手,捉刀代笔,炮制出各类课题,并想尽办法争取得奖,一旦戴上特级和正高帽子,立马“墙外开花”走天下。虽然是教学能手,却荒废了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田”。更为悲哀的是,荣誉和职称一旦到手,这种虚化的研究也就此打住了。

  那么,中小学课题研究如何走向应用呢?我以为,先要打破僵化、呆板和功利的制度藩篱。一要废除凡是评比和评审必与课题挂钩,凡是课题必须立项,到了时间必须结题,凡结题必评奖等陈规,淡化研究的功利性;二要废除立项和开题热热闹闹,研究轻描淡写,结题靠少数笔杆妙笔生花的虚化做法;三要废除凡是报告必须撰写研究目标、理论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措施、操作要求等“八股”陈式。

  基于教师理论薄弱但擅长实践的特点,应引导他们把问题视为课题,多开展一些无需立项且灵活多样的小课题研究,鼓励他们在行动研究中摸着石头过河,归纳提炼出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本土经验。等到熟练以后,再鼓励他们撰写立项、开题和结题等报告,循序渐进地提升研究能力;如果研究不能按时结题,应容许他们延迟和拓宽,并支持他们走向更为深化和广泛的研究。

  中小学课题研究成果要落地,各级教科研机构应转变职能。专家们应走进学校去评奖,引导教师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尤其要把静态文本评比转化为人的评比,要根据课题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促进作用来评定奖级,帮助教师养成边破解问题,边梳理、提炼、生成课题,边研究边应用经验和做法的习惯,促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发动机”。

  中小学课题要有生命力,引领教师研究实践。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师生碰撞思想、激发并培植智慧的“跑马场”,所以课题研究应走进课堂。教师应带着研究的心态投身教学工作,加强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随时记录并积聚闪现的思想火花,总结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记录和积累纷繁复杂的教学经历的过程中,教师要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批判和善于表达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收获教育的智慧和生命的光泽。同时,学校要引导教师扩大课题研究外延,凡是对改变教师和教育教学有益的,都可以视为课题,譬如有些语文教师擅长创作小说、散文,有些动手能力较强,有些设计学生的活动特别有创意,学校应容许和鼓励他们从熟悉和擅长的事情做起,并用课题研究的形式提升内涵。

  中小学课题要有“普惠性”,研究成果应该多元化。那些理论性很强的专著、严谨刻板的结题报告和长篇大论的论文等,并非中小学教师的专长,他们最擅长的是教育教学日志、教育叙事、教育随笔、评论、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的写作,学校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写出来,包括语文教师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教师自己研制的例题、习题,改进的作业以及理科教师对实验的改进等。

  当然,以上“土特产”可能理论性不强,有些“研究”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有些甚至上不了“台面”,但是它们生动活泼、自由灵活,既是人人会做和爱做的“家常菜”,又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既能改变自己,又能让同行共享。学校应引导和鼓励教师去发现和开掘各自的潜能,为教育教学创新添砖加瓦。

  作者周建国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