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学校管理者还是少教学生“表演”为好

2019-03-28 14:02:13 来源:蒲公英评论 作者:

  前不久,到某学校观摩大课间活动。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几天后,路过该学校,正好又是大课间活动时间,我不由自主地走进校园,发现学生与上次判若两人,没有精气神不说,动作也不到位、不整齐。该校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他们的学生是表演型的,别看平时满不在乎、懒洋洋的,但只要有外校的老师来观摩,他们就会精神抖擞……有人观摩,精神抖擞、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人观摩,也该如此。因为大课间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在我看来,与其说学生是表演型的,不如说学校是表演型的;与其说学生是戏精,不如说学校管理者才是真正的戏精。学校管理者爱表演、善表演、会表演,才会带出表演型的学生。

  教育不是演戏。有的学校却常常组织学生演戏,专门演校园“喜剧”,学校既是编剧——预先写好剧本,拟好台词,也是导演——组织和物色学生演员,安排出场顺序,并为有的学生选好替身等,还是主角——在整个剧情中挑大梁,出镜率高。

  考核评比中,有的学生把表演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问卷调查时,有的学生也会演戏,台词往往言不由衷,不是笔下留情,就是口下留情,“答卷”只为学校和老师唱赞歌,一般不会实话实说、讲问题。

  单纯的学生不单纯,与学校对学生的反复教育和训练有关。为应付考核评比,有的学校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个别学校要求学生把标准“答卷”背得滚瓜烂熟,甚至还设置情境,反复预演,以便学生应对自如,避免忘记台词,把戏演砸。

  经过强化训练,即便没有表演天赋的学生也能成为“戏精”。久而久之,只要参加问卷调查或座谈,即使学校没有专门授意,学生也心领神会、心知肚明,不管提问者如何“巧问”,学生都能“妙答”,交出令学校满意的“答卷”,既为自己长脸,也不给学校丢脸。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要始于说真话,做真人。训练学生演戏,既与“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背道而驰,也违背了教育的本义和本质。

  中小学不是表演学院,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因此,学校管理者还是要少些表演欲,少教学生“表演”为好。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