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七旬奶奶KTV飙歌:大家都遵守一个原则 才相处得轻松

2019-01-04 18:08:52 来源: 作者:赵婉晴

  71岁的赵春先“年轻些”,歌友会的联络工作现在由她负责。2018年12月25日,还不到中午1点,她就在微信群里招呼“出发”,并提醒大家“今天降温了,多穿点”。

  

 

  泸州市江阳区滨江路的一家老歌城,前台立了一面“提示”:“订房下午超过2点,一概不预留房间!”赵春先和4个歌友下午1点30分以前就到了,一直到下午5点30分,她们都在A02包间,一首接一首地轮流唱歌。A02是她们长期预定的,每周二、周五下午,她们都在这里度过。歌城负责人介绍,这个平均年龄75岁左右的“女子组合”,大概是该KTV熟客中年龄最大的一支,也是最稳定的一支。

  赵春先说,她们的“组合”本来有13个人,今年下半年,有4个“分流”去了另一家歌城,目前固定“出勤”的有9个人。“这个年纪,子女都在工作,孙辈也长大了,大家闲下来,得自己找乐子。”

  会唱300多首歌

  唱歌已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一次,去KTV的歌友只有5个,其中两个去了外地,子女那儿玩去了,另外两个生病了。79岁的刘祥玉在这群歌友中年龄最大,她腰椎不好,去了泸县康复治疗。头天晚上,赵春先跟她视频聊了10多分钟,说去看她,她说不严重,不要来。

  赵春先最早到,中午的时候,单位组织退休职工聚餐,她“几下吃完”就赶过来了,然后大家陆续赶到,直奔A02包间。她们都带着自己的水杯,歌城按惯例泡一壶茶水端进来,然后没有其他服务。22个包间两点以前坐满,没有酒水,也没有果盘和小吃消费,除了个别歌厅一些“新手”不会点歌,歌城服务员都不会再去“打扰”大家K歌。

  歌城的李姓经理告诉记者,白天的生意比晚上好很多,22个包间,平均每天至少有15个营业,晚上平均只有5个左右。赵春先她们长期预定周二、周五的A02小包,因为是老主顾,歌城给她们优惠到每次30元。

  起头的是王进,后来赵春先加入队伍。最早的时候,王进跟几个朋友在泸州的忠山公园唱歌,一个上百人的歌友会。在公园的坝子里唱歌,表演节目,王进觉得不过瘾,人太多,除了合唱,很难轮到自己唱一首歌。她在忠山公园待了几个月,便约上好友吴延珍等找到滨江路的这家歌城。那是2012年的事情,这家歌城开张还不久。78岁的王进说,因为赵春先年轻些,组织联络工作就交给了她。

  吴延珍介绍,最早到歌城的时候,她们一周一次,后来变成一周两次,有一段时间一周三次,两年前,又固定为一周两次。吴延珍的家最远,得坐好几站公交车,然后还要下车走10多分钟。但她说,“一点都不麻烦,有的是时间。”

  赵春先说,她们经常唱邓丽君、祁隆、云菲菲、陈瑞的歌,偶尔也唱王菲、梅艳芳的歌。“要不断学习新歌,不然唱久了就烦了。”王进告诉记者,她把学会的歌都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如今已经有300多首。几个老人告诉记者,她们都不打麻将,唱歌是最大的爱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歌友间的友谊

  彼此关心但不问家事

  大家在一起唱歌五六年了,人员一直很稳定。赵春先说,大家都很好相处,兴趣相投,性格也合得来。赵春先退休以前是幼儿园老师,歌友里有三四个都是退休老师,其他成员也都是从单位或企业退休,有固定的退休金,子女也都有不错的工作。

  如果不唱歌,大家会约着一起去郊游,每年春秋两季,天气适宜,她们都会约着到周边景区或者公园游玩,然后带上音箱、话筒,继续唱歌。如果不郊游,她们也时常约着一起散步,一起逛街。

  出去郊游的时候,她们偶尔会商量每个人带一份自己做的菜,一起分享。平常聚会,花销都是AA制,唱歌、吃饭,每次活动结束,都均摊支付。王进说,“这样大家不吃亏,也不会有意见。”

  彼此之间的友谊便这样一直持续下来。75岁的胡树兰介绍,大家平时都互相关心,谁生病了,大家都会去看望,每人随100元的礼。对方病好后,又召集大家聚餐,然后唱歌。谁过生日,大家也聚餐,然后包下一个豪包,继续唱歌。

  胡树兰说,跟大家在一起,总是很开心,到了这个年纪,朋友圈子很多,同学、同事、亲戚,也随时在联络,但这群歌友,是联络最频繁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但我们一群女人,从没有红过脸。”赵春先告诉记者,大家都遵守一个原则,关心彼此,但别说闲话,也不要去打听人家的家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只有这样,大家才相处得轻松。”

  72岁的尹廷华是今年国庆节前才加入这个队伍的,她爱好广泛,早上打太极拳,上午买菜散步,晚上在公园跳舞,下午没事的时候,便来唱歌。她说现在养的是身体和心情,她的圈子很多,出门散步到处遇到朋友,她说如果没有这些爱好,就没有这么多朋友。

  独立的老年生活

  “得自己找乐子”

  赵春先说,每周有固定的唱歌时间,生活就有了“盼头”。赵春先认为,唱歌让人心情愉悦,也能跟朋友待在一起。大家的年龄都在七十多岁,子女都在工作,孙辈也长大了,大家就闲下来了,“我们得自己找乐子。”

  赵春先的两个儿子都在泸州工作,但长期出差在外。2006年老伴去世后,她便一直一个人居住。孩子们很孝顺,随时都给她打电话,也跟她视频聊天,并叫她搬过去一起住,但她不愿意,甚至有时候去儿子家吃了晚饭,儿子也留不住。她坚持要赶回来,她说“我还是要回去守着我那个家。”

  “儿女的家不是自己的家。”赵春先说,一个人住习惯了,去了儿子家就不习惯,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都不一样,她怕打扰到儿孙,儿孙又要照顾她,她说自己现在能独立生活,就尽量不要给孩子们“添麻烦”。

  但有时候也有孤独,比如过节时。2017年春节,大儿子一家去泰国玩,她不想出远门;大年初一,小儿子去岳母家过年,她也不愿意去;家里便只剩下她一个人,她不知道约谁,便一个人拿着老年公交卡,来回坐了几路公交车逛了一遍泸州城。

  2010年的时候,有人给她介绍过一个老伴,她见了一次,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现在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也照顾不了别人。”她说害怕给生活添麻烦,她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也见过很多老人重组家庭过不好,双方都有一大家人,“很难和谐共存”。

  胡树兰一个儿子在新疆工作,一个在泸州,她平常也是一个人居住。老伴2008年去世后,她一直“没想过”要有个对象,以前在公园跳舞的时候,有一个喜欢自己的老人,但很快发现不合适,“很多年前大家就认识,这样不好。”胡树兰也是教师退休,她说这个年纪的人,性格都比较“执拗”了,谁都改不了,也将就不了谁。她说至今还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总是躲着走。

  赵春先介绍,在她这个13人的歌友群里,全是老太太,其中有9个“单身”,好些都是“单身”十多二十年了。大家在一起唱歌,也不会带老伴或者男性朋友来,大家就是单纯唱歌,过简单而轻松的快乐日子。

  KTV的下午

  属于老人自己的时光

  紧靠长江的滨江路是泸州较早开发的城市生活休闲区,江边打造的绿地公园葱郁幽静,如果不是雨天,这里的老人会很多。有人散步,有人下棋,有人玩纸牌。

  王进和老伴中午吃完饭,然后一起出门,一个去歌城,一个去找自己的牌友。“各找各的娱乐。”王进说,退休后的前些年,她也打过麻将,但那不是一个健康的活动,有时候会跟别人“扯皮”,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

  王进祖籍重庆北碚,1972年到了泸州工作,随后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至退休。她说早年间他们吃了不少苦,一直在忙,那时候娱乐活动很少,忙工作,操持家务,老了才闲下来。

  赵春先也是这么认为,现在老了,过简单的生活,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到KTV唱歌,养身体,也养心情,她觉得自己的老年生活,活得很明白,也很轻松。

  歌城李经理介绍,滨江路至少有三四十家KTV,如今很多经营困难,也有多家为老年人开放的歌城。尹廷华之前在另一家KTV唱歌,那家KTV搞活动,100元唱三个月,只要有时间,每天都可以去,还吹空调。那家歌城的活动期满后,她便加入了赵春先的队伍。

  下午的时候,歌城里每间包房都有高昂的歌声,热闹、暖和,与歌城外阴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赵春先、王进等几个歌友,每个人轮流唱歌,没唱的,便站起来摇晃手臂,或者鼓掌,有合适的歌曲,她们还走进包房中间,两两一组,跳一曲舞。

  时间就这样暖烘烘地过去,一个下午,连续4个小时左右,5个人每人大概要唱10首歌。王进说,现在这样很好。唱完歌,她们就收拾好自己的包,拿上水杯,一起走出歌城大门。背后歌城的音乐未熄,相互告别后,3个人往左,2个人往右,彼此聊着天,沿着人行道慢慢地往家走。

  而这个下午唱歌的水平发挥,大家都不作品评。

  延伸阅读

  中老年人“占领”日场KTV 到底是什么吸引这些“老歌手”?

  “我们喜欢革命歌曲,”今年58岁的田华女士说,“但我们也会唱新歌、流行的歌,比如《甜蜜蜜》。”

  

 

  每周的一个或者两个下午,田华、赵晓艺等几位年纪相仿的老朋友,都会相约来到丰台区的一家KTV唱歌。用田华的话说,“此时的KTV,“是我们中老年人的天下。”

  而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北京的很多KTV的白天时段,都已被中老年人“占领”。逛完早市,几十块钱唱上半天甚至一整天,自带饮料水果,傍晚接孙子回家吃饭。对于经营越来越艰难的KTV来说,从这个消费群体身上赚不到什么钱,却也赚到了一些人气。

  背着酒瓶凉菜“唱K”自带酒水 不求人

  下午1点多,白色的花冠轿车徐徐停在路边,62岁的赵晓艺女士将车停放入位。算上赵晓艺自己,车上一共六个人,包括两对夫妇和两位女士。“超载了,我们唱歌订的包间,坐六个人正合适。一般都是我开车,除了来这里活动,我从不超载。”面对记者,赵女士略显尴尬。

  这四家六口人,其中三家都有车,但“都让孩子开着呢,孩子摇不上号。”说话间几个人走进了KTV大厅。,“赵大姐来啦。”,前台服务员姑娘跟热情地和一行人打招呼。

  进了包房大家落座,“先唱《把根留住》。”刚进包间,老张就抢着说。另一位女士熟练地坐在点歌机前,“那我把《小白杨》、《东方之珠》都点上了啊。”音乐响起,老张举着话筒先唱起来,而赵晓艺则打开挎包,从里面拿出了几个塑料袋。这是来之前两口子逛熟食店,买来的夫妻肺片、红油肚丝和自家制作的老虎菜。一次性筷子更是带了一大把。

  另一位女士从包里掏出了三大瓶啤酒和纸杯,倒上一杯先递给老张。老张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拿着酒杯,表情陶醉。,“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四位不喝酒的女士,两个人带了着矿泉水,另外两位掏出了个人带着保温杯。

  “KTV里面酒水贵,那个啤酒一小提好几十块。”提起自带酒水,老张解释道,但更重要的是,“那个啤酒太淡了,我们都不爱喝。”

  半个小时后,慢慢进入状态的老李拿起话筒,连唱了《同一首歌》和《打靶归来》。别看腼腆,但老李唱歌声音洪亮五音准确,听得大家一起夸赞。直到第二首歌尾声落下,老李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将话筒递回到了老张手里。“麦霸”老张丝毫不客气,几乎每首歌他都会,甭管谁“主唱”,他都跟着掺和着唱一段。

  《鲁冰花》的伴奏声响起,赵晓艺走到老李面前,“咱俩跳一段儿吧。”另一位女士笑嘻嘻地打趣,“你不跟你们家老张跳啊?”赵晓艺回答,“我们家老张是个舞盲。可是人家老李当年在工厂的时候,跳舞就很有名啦。”说罢俩人拉起手,在茶桌与显示屏之间狭窄的地方,跟着节奏跳起交谊舞来。田华举起手机拍下照片。

  一曲跳罢,老李落座,“后面是《梦驼铃》,接着跳啊。”老李摆摆手,“不行,俩支架,不能再跳了。”

  用老李妻子田华的话说,平时不爱动弹的老李出来跟着老兄弟姐妹一起到KTV,已经是他参与的最“剧烈”的活动。“借着这机会让他多动动,跟我们一起锻炼身体。”

  唱几十年还没唱不腻

  三个小时的欢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候一结账,一共80多元块。“今天该我请。”赵晓艺女士交了钱,前台的服务员姑娘向她告别,“下礼拜接着来啊,您提前打个电话,我给您留房。”

  赵晓艺和老张这对夫妇,爱唱歌在街坊中还挺有名。当初大家都是永定门外一家工厂的工人,住在厂宿舍的小楼里,早早下海的老张最先买了录像机、卡拉OKok机,使用的音箱,恰好就是工厂自产的。别看每家的屋子不过十三四平方米,热情的两口子经常叫邻居一起来家里唱歌,田华夫妇便是其中之一。

  KTV刚刚兴起的时候,工厂已经处于停工的边缘,老张和一些街坊工人都“下海”了。“旁边宾馆的大包间,一晚上好几百块,我们七八家子凑十来人一起来,平均每人还得花上几十块。”后来宿舍楼拆迁、回迁,家家住上了两居室,但却不愿意在家里唱歌了,因为KTV价格逐渐便宜下来,尤其是非高峰时段。“在家里唱太闹腾,出来唱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一唱,又是十多年过去了。算下来,即便加上自带的酒水和小菜,每人每次的花费超不过三四十块。

  “有些人唱腻了,现在不积极参加活动了。但我们几个还是喜欢唱,有时候也会拉着各自的亲戚朋友一起来。甭管认识不认识,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都很放松。”赵晓艺说。

  有时候大家还会一起打麻将。不过,“牌可以不打,但歌不能不唱。”到了这个岁数,几乎家家都抱上了孙子,只有田华每天在社区上半天班,“再干两年就不干了,到时候天天来唱歌。”

  老人占了KTV三分之二包间

  位于大望路、劲松的两家“萨克赛斯”KTV的经理黄卫华,不久前刚把KTV的一部分面积腾誊出来,做成了一个交谊舞厅。让他这样做的原因,恰恰是为吸引中老年顾客。尽管“他们的消费能力不算强,但是他们能带来更多人气。”

  有些中老年人在舞厅跳一两个小时,便一起开个包房唱到傍晚。“这样玩半天,每个人也就花费几十块。”

  黄卫华在KTV行业已经打拼了二十多年,从服务员做到主管、经理,2003年在劲松开办了第一家自己的店。“那个时候顾客主要是年轻人,即便有老人来,也是参加家庭聚会,几乎没见过什么老年人彼此相约来唱歌的。”

  在2006年前后,KTV迎来了黄金时期,每天不愁包房会空着。然而接下来生意逐渐变差,很多KTV采取分时段打折等促销方式。至2010年,开始出现了大量中老年人相约来唱歌的场景。

  至今老年人已经是最常见的客人,“每天上午下午打折力度最大的时段,三分之二的客人都是中老年人,剩下三分之一是学生。”有的老人甚至每天都来。“这种情况,在全市的KTV都存在,只有极个别很高档的KTV的例外。”

  记者电话询问了丰台区的几家KTV,情况也都类似。,“年轻人玩腻了嘛。我们这儿条件不算特别好,但是价格便宜,主要就是满足老年顾客。”位于右安门外的一家KTV工作人员说。

  有时候早上便会有中老年人来排队等待价格便宜的中小包房,黄卫华说,“他们逛完早市还拎着菜篮子呢,就一起来唱歌啦。”下午时段到了KTV提供晚饭的时候,房费会略微上浮,“他们不会在这儿吃饭,不仅是算计,也是因为要接送孙辈放学。”

  从他们身上挣不到钱

  随着房租、人力成本上涨和打折促销的增多,这几年但KTV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经营状况,随着房租、人力成本上涨、打折促销增多已越来越难。“年轻人喜欢网游、手游,来的也比之前少了。”现在能谈“利润”的项目,主要是傍晚时分的年轻人以及家庭聚会。

  在与部分老年顾客交流中,黄卫华了解到,其实现在一些一“唱K”些的顾老人客早在KTV兴起之初,便是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当年到包房里,整打喝啤酒,大吃果盘,花钱并不在乎;但现在,他们即便有钱,也过了能吃能喝的年纪。”

  另外一部分则是不愿多花钱的中老年人,因为几块钱与服务员“掰扯半天”的事情时有发生。谈到他们的消费特点,黄卫华经理苦笑着,“从他们身上赚不到钱,甚至可能还要赔一点儿钱。”

  KTV免费提供开水,一些老年中老年顾客就人都带着茶杯、凉菜、水果,有些还偷偷摸摸往里带酒。他们,而且不好意思向服务员要酒杯,因此自带纸杯。“对于KTV来说,酒水的收入其实占到道了大半。顾客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所以不会张扬,我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毕竟都是老人。”

  黄卫华的父母在家帮忙照看孩子,之前他曾打算让父母出去玩玩,给老两口订了去天津的火车票,开车送到了北京南站。然而当天晚上,老两口就回来了,“老妈母亲说,住酒店太贵。我问他们,坐没坐天津之眼?老妈母亲回答,路过看了一眼,还得买票,算啦。”

  黄卫华没有责怪父母“抠门”,“老人的生活就是习惯这样精打细算。谁家都有父母,所以在我这儿,我也愿意给他们提供个活动场所,哪怕搭上点儿成本呢。何况他们也为我们带来了人气。”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