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专家称自动驾驶距离真正商用还有一定时间

评论

  三家公司获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
   专家称自动驾驶距离真正商用还有一定时间

  9月22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三家公司拿到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其中一家公司获悉,他们正在和武汉市主管部门协商,计划在测试区开通一条示范运营公交线路测试路段。那么,自动驾驶距离人们的生活是否更近一步了呢?对此,有专家表示, 自动驾驶距离真正商用还有一定时间。

  相关企业

  可加强测试远程驾驶等新功能

  据武汉当地媒体消息,9月22日上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消息称,武汉率先在全国迈出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三家企业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

  据新华社报道,示范区内道路每隔几百米就设置有多功能交通监控杆,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已在这里大范围应用,可实现毫秒级的时延和厘米级的定位。开放示范道路上,多台智能网联汽车正在进行载人试运营。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最大意义在于,相关企业可在原有测试基础上,加强测试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在5G环境下的新功能,并进行载人试运营,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将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率先建成国内面向L4及更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测试和产业集聚区,以零门槛欢迎全国所有获得自动驾驶测试的企业来汉测试、运营,并给予适当补贴,推动中国“下一代汽车”产业真正走在世界前列。

  据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位于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一期全长28公里,是基于5G技术V2X车路协同系统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自动驾驶场景同时开放,目前已吸引国内外40多家汽车企业进驻。

  一家获牌照公司

  计划开通一条示范测试路段

  9月22日下午,北青报记者从拿到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公司之一深兰科技获悉,此次武汉颁发了两种牌照,分别为智能网联道路测试牌照和道路运营许可证,而该公司拿到了两种牌照。

  据该公司公关部高勤介绍,公司正在和武汉市主管部门协商,计划在测试区开通一条示范运营公交线路测试路段。测试路段有两条,一条为通顺大道(硃山湖南路-檀军公路段)—檀军公路(通顺大道-经开大道段)—经开大道—设法山路的围合路段;另一条为硃山湖南路(枫树三路-硃山路段)—硃山路(硃山湖南路-龙灵路段)—龙灵路(硃山路-通顺河堤段)。

  此前,该公司研制出的一种名为“熊猫智能公交车”的全尺寸车型自动驾驶公交车,已在广州等国内城市试运营。

  今年8月,该公司获得上海首张自动驾驶客车牌照,将在上海市嘉定区和临港区共37.2公里的公开道路上,开展熊猫公交的智能网联开放式测试工作。据介绍,测试项目覆盖的场景包括限速信息识别及响应、跟车行驶、车辆碰撞自动紧急制动、障碍检测及响应、并道行驶、靠路边停车、交通信号灯识别及响应、行人和非机动车识别及避让道路弱势群体碰撞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控制、探测并避让对向来车、网联通讯等。

  而关于涉及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高勤称,相关法规需要由政府部门掌握。

  专家

  目前仍属小范围测试应用阶段

  9月22日下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晖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测试阶段,距离真正的商用仍有一定距离。”

  据陈晖介绍,自动驾驶的普遍使用离不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发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的实现,公共安全的保障。

  陈晖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会涉及到如何去保障行驶安全的问题,还有车路协同的问题等等,比如要对道路进行相应的改造。

  同时,根据国际上权威专家的普遍观点,陈晖认为,到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用至少还得10至20年。

  陈晖表示,自动驾驶商用应从国家层面出台配套的法规制度。“在封闭场地测试自动驾驶,不需要法规的干预。但是如果是商用的话,我认为,应该要有相应的法规制度来明确规范行驶规则等等,保障公共安全。”陈晖说。

  文/本报记者 张夕

责编:s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华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中华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11151号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