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江西兴国县三举措助推“产改”赋能增效

评论

原标题:江西兴国县三举措助推“产改”赋能增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晓颖 通讯员 李建民 谢均平

记者近日获悉,近年来,江西省兴国县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多措并举构建覆盖全县各行业职工服务体系,持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新潜能,为推动兴国县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

完善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厚植工匠人才成长沃土。由县产改办牵头,制定产改工作要点,将职工创新创造工作纳入组织、经开区管委会、人社等相关产改成员单位工作要点。出台支持职工创新创造的经费支持补助办法,在制度层面上加大对职工创新创造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激发广大企业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引导园区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各类创新载体,如建立百丈泉商学院、富视兴专家工作站、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及“名师带徒”“五小”创新等各类职工创新创造及传帮带活动,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广大职工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搭建平台、夯实基础。

搭建工会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工匠人才服务举措。建设实体化服务基地,成立县数字人力共享中心,汇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专家人才等优质创新资源,全面响应职工技术创新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才需求一键发布、平台自动推送,构建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制定工会干部蹲点联系企业工作方案,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打通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出台《关于在园区企业开展“五小”创新活动的通知》,遴选优秀项目报送省总、市总参与“五小”创新成果评选,并制作展板在市职工创新运动会上进行展示,促进交流。

丰富职工创新活动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效活力。积极推荐申报“赣州工匠”人选,制定发布“兴国工匠”“潋城工匠”评选管理办法,面向全县单位及园区企业积极开展推荐评选活动。积极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带动各类创新工作室10余个。面向基层生产一线职工开展“五小”创新“十佳”项目评选活动,取得申报技术革新5项,先进操作法3项,获得专利2项,采用合理化建议18项,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近500万元。

责编:sorrssq 


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11151号-1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