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我国便利店已进入创新井喷期

2018-12-10 18:07:31 来源:中国商网 作者:

  持续稳健的增长、政策的扶持以及资本的助推使得便利店近年来成为零售市场中的重要关注点。当前,我国便利店已进入创新井喷期,未来这一势头将有增无减,各类主题店将大量涌现,业态跨界、品类混搭将更加颠覆,自有品牌、自研产品也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未来,新零售将成为便利店的标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设备的应用将更加普遍,便利店将成为“艺术行业”“科技行业”,行业的专业门槛、技术门槛也将水涨船高。

  

便利店3.jpg

 

  本报记者 冉隆楠/摄

  不大的经营面积、24小时营业,“迷你版的超市”似乎是国人对便利店最早的定义。

  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温暖中国商业之时,便利店业态也开始萌芽,1990年12月开业的东莞美佳和1992年于北京开业的希福初步在商业业态上具备了便利店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便利店踏上新的征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便利店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额双双增长。便利店的发展是社区商业和零售业发展的体现,也是一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史。

  行业增长迅猛

  从2010年开始的连续8年时间,便利店销售额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增速达23%,超过了购物中心、大卖场等业态。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门店数量突破10万家。显然,在线下零售市场,便利店是一个具备高成长性的“异数”。自2017年以来,实体零售企业经历了电商冲击后迎来新发展态势,不再与线上企业相互“伤害”,顺势走向融合。

  同时,便利店的地域性发展差异十分明显,除了美宜佳、全家和罗森等少数几家进行了多地区布局外,其他便利店企业主要以所在的省(区、市)为中心进行发展和延伸,经营区域相对比较局限。

  此外,外资和内资便利店也有着明显的布局特征。全家、罗森等外资便利店主要布局于一二线城市,且对商圈要求更高,而内资便利店则主要在优势区域深耕,抢占居民社区。依靠密集开店战略,打响区域知名度,比如在东莞起家的美宜佳90%的店铺分布于广东、十足便利店密集分布于浙江,目标客户是当地大众消费者。

  目前仅有上海和广东的便利店门店数量超过5000个,大多数地区的便利店总数少于1000家。相比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拥有更低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也使得其有可能成为便利店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习惯的培育有望帮助便利店企业实现市场的扩张。

  总体来看,虽然国内的便利店行业增长迅猛,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国内多数城市便利店饱和度远低于日本,24小时便利店普及率更低,店均客单量不高、单店盈利能力不足、竞争压力大、品牌忠诚度低等更是行业普遍的痛点。而且,目前国内便利店区域格局明显,全国布局的品牌尚未出现,还有很大一片蓝海有待开发。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在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由“数量”转向“品质”的新阶段。从“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转变成“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便利店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关于便利店业态政策的一个总的制定趋势,都是朝着不断深入社区、融合多个小店业态、加强食品及鲜食商品供应、提升便利店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渗透率的总方向不变。这可以理解为政策作为便利店发展的最大宏观要素,其所指引和推进的方向也是便利店在中国最终发挥业态独特优势的终极价值方向:让便利店成为每个人日常品质与便捷协同生活的第一选择。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消费升级、生活性服务业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进行了总体部署。从地方来看,如北京出台了连锁便利店行业规范等系列文件,对北京地区规范化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据《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便利店行业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在店租与人力成本持续高企、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仍然靠的是市场需求的自发驱动。便利店增势较明显的部分城市缺乏相关政策,行业发展速度与政府配套政策依然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便利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资本巨头抢占商机

  近年来,虽然实体零售店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便利店却凭借“便利”的特点逆势突围。再加上这两年新零售的红火和消费升级的深入,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都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遇。便利店行业也涌现出一批佼佼者,一时间,便利店成为众多投资创业者瞄准的靶心。

  2018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流量生产机”腾讯都在疯狂收割线下,社区便利店、生鲜店强势扩张,很多智能货柜开始取代无人货架。随着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零售行业迎来了又一转型升级的重要周期。在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的通路中,每个环节都面临着创新改造。

  便利店的迅猛发展获得了资本巨头们的青睐。2018年3月9日,便利店西北王——西安每一天便利宣布获得2亿元A轮投资,由春晓资本领投。4月24日,鲜食供应链老兵陈登旺创办的131便利店对外宣布获得春晓资本4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6月1日,武汉Today便利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领投,估值超30亿元。而在2017年11月20日,Today便利刚刚完成2亿元B轮融资,由信中利集团领投A轮领投方红杉资本跟投,当时估值已近20亿元。

  稳定的表现、高频的消费、便捷的体验使得近几年各方对便利店行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在这一大背景下,大量资本的入局成为短期内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获得融资的企业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创新型便利店、无人便利店、服务商。创新型便利店以便利蜂的数亿元融资为代表,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和小麦便利店也分别在2017年5月和7月获得了超1亿元融资,成为无人便利店融资的标志性事件。服务商获得融资也是时下一个重要的趋势,服务商通过为广大的社区店、夫妻店输出技术资源、供应链资源、管理资源,来赋能这些小型零售商户,进而提升平台整体的效能。各路资本的进入使产业迅速整合、升级,衍生出多种新兴商业模式,便利店的成熟发展将比超市整合的程度更深、速度更快。

  资本注入首先提供了资金来源,让便利店企业能够做一些无法短期内做的事情,比如快速开店、升级门店、升级系统、建立物流中心、建设中央厨房等。同时,资本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也提振了企业和从业者的信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资本助推之下,企业发展速度和管理能力的平衡被打破了,便利店门店数量增长和门店经营质量的平衡被打破了,从业者的心态也发生变化,开始变得浮躁了。

  面对这种情况,便利店要注意在拥抱变化与抵制诱惑之间找到平衡。首先,应积极拥抱变化,敞开心扉地跟各方合作,同时也需要冷静抵制各方面诱惑,不能背离行业经营的初衷。便利店的经营者们应该提振信心,将更多的经历和资源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上,练好内功,稳步发展。

  盈利能力攀高

  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表明,2018年第二季度便利店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70.25,高于荣枯线20.25,便利店市场仍处于健康发展区间。其中,便利店企业景气指数为75.7,高于荣枯线25.7,环比下降1.9;门店景气指数为66.6,高于荣枯线16.6,环比下降1.2。

  企业与门店景气指数同步小幅回落,反映出便利店企业管理者与基层门店经营者对于第二季度的整体经营感到了一定压力。从分项指标看,门店销售额指数、来客数指数与门店营业利润指数连续三个季度同步保持上升,总体费用指数环比下降,反映出便利店企业与门店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从总体上看,在新技术不断更迭、资本持续加持的背景下,2018 年第二季度便利店市场在总体规模方面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企业 单店运营能力明显提升,但在选址拓店方面面临着较大压力。同时, 店租、人力、水电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今年下半年,便利店市场仍然面临多种挑战。

  多元化创新无止境

  我国便利店要想与发达国家看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接下来,便利店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上发展,与线上融合,更要发挥距离优势。未来,便利店将不再只是售卖商品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整个社区商业经济闭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便利店需要与更多业态进行合作,最大化地服务消费者生活。比如,与快递站、洗衣房、餐馆、鲜花店的合作,在便利店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等。

  目前,我国便利店行业不仅面临着现有企业的整合,同时也面临着其他业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初创企业等多方面影响。为了在日益复杂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持续的增长,便利店企业需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来整合、完善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便捷服务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除了石油系便利店外,我国尚无全国性连锁便利店品牌,但随着便利店发展模式变轻,“区域加盟”“松散联盟”等发展策略将加速便利店跑马圈地,也许数年之后,就会诞生覆盖全国市场的便利店品牌,苏宁小店、永辉生活、罗森、全家有可能实现全国性布局。

  经过40年发展,我国便利店已进入创新井喷期,未来这一势头将有增无减,各类主题店将大量涌现,业态跨界、品类混搭将更加颠覆,自有品牌、自研产品也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未来,新零售将成为便利店的标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设备的应用将更加普遍,便利店将成为“艺术行业”“科技行业”,行业的专业门槛、技术门槛也都将水涨船高。

  同时,渠道下沉是大势所趋。当前,一二线城市是便利店竞争的主战场,但随着发展的提速、竞争的加剧,未来几年,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有更多机会,这些市场中很多仍以传统的夫妻店为主,缺乏现代意义的便利店,而差距就意味着潜力和机会。只有敢于创新、高瞻远瞩的便利店品牌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链接 〉〉〉

  社区商业持续发力

  2014年,《上海市政府关于促进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重点建设社区商业体系,增强便利化和综合功能,合理布局超市、便利店、美容美发、快递、专业专卖店等选择性业态,主体集成化O2O模式、云网端一体化模式,以及“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社区服务模式。天津也于同年加快农村“一村一店”连锁消费网点布局建设,2017年,天津市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店”消费网点布局目标,该市财政累计安排1750万元,扶持建成1343个村连锁便利店,增加农民消费有效供给,带动农村电商发展。

  2015年,宁波商务局出台《2015年扶持民生商贸业发展的政策实施细则》,鼓励开设品牌连锁便利店,按其规模给予2万元以内的一次性奖励。南昌则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社区连锁便利店的实施方案》,提出2015-2016年,用2年时间,在全市城区(开发区、新区)新设或改造符合布局规划的便民社区连锁便利店300家以上,力争完成500家。

  2016年,山东社区智慧便利店建设试点正式启动,“一年试点,两点扩面,三年覆盖”,到“十三五”末,山东力争社区智慧便利店达到1.5万家。济南商务局开始主导推广互联网+社区便利店的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包括社区智慧便利店,还将有社区商业中心,把“衣食住行闲”全部包含其中。

  2017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连锁便利店行业规范)(试行)》,建立一批标准店和示范店,并将加大对便利店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松绑,方便便利店搭载更多服务功能,后续对便利店餐饮也进行了政策性放宽。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