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给教师减负,就是减除教育的不合理负担

2019-01-30 09:46:54 来源:蒲公英评论 作者: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减负。媒体报道说,今年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

各类检查、考核确实是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但却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因此,要给教师减负,就需要先认真梳理一下教师的不合理负担的主要来源。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任务,这是教师应尽的基本责任,是教师合理的工作负担。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这既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教师承担的许多工作都是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的,是与正常的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不合理的负担。这些不合理的负担,是表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的。

一、各类检查与验收。

媒体报道说的“表叔”“表哥”主要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按理说,正常的检查、验收应该不会给教师造成什么不合理的负担的,让教师不堪重负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弄虚作假者,则要么是检查验收自身有问题,要么是让教师承担了本该是别人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而这些工作教师事实上是根本没法承担的。这里只说后一种情况,就又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是地方政府在办学上欠了账,却让学校和教师通过造表来完成。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地方政府在地方的办学上欠账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但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他们要通过上级或国家的达标验收,而欠账又没法弥补,于是就让学校和教师造假,通过表格来完成。这种造假往往是非常复杂又非常繁重的,比如按标准“设计”一个学校几十年的班级档案,包括学生花名册、考试成绩册、任课教师花名册等等。这样的造表运动,还往往会被冠以“政治任务”的大帽子,并用“谁影响了验收谁负责”来恐吓教师。

像这样的造表运动,很多时候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个普通教师也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完成”的。比如,按标准一所学校应该有卫生室,卫生室里有基本的医疗设施,配备有专职的有相关资质的医疗卫生人员。现在要验收了,学校却没有这一切,于是将任务“分解”给教师,当某一位教师被分到了这项“建设”卫生室的任务,一个教学一线的教师该怎么去完成呢?让他去建造一间卫生室、购置卫生设施并去聘请一名有资质的专职医疗卫生人员吗?像这样匪夷所思的事,主要的问题恐怕已经远不是一个教师负担过重的事了吧!

二是学校在办学行为上欠了账,却让教师通过“造表”去完成。

如有的学校不重视基本的档案建设,甚至连几年前的学生档案都无从查找。而一旦遇到相关的检查或验收,就将各种任务分解给教师,让教师突击完成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各种档案。这样,一方面是真档案的缺失,一方面却是劳民伤财不断制造堆积如山的假档案。

很多学校都是只抓应试学科的考试教学而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有的工作完全是一片空白,有的工作则只是为应付检查而安排,平时没有时间、设施、师资等任何一方面的保障。一旦有检查或验收,就让教师做材料,而且很多时候还要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造假。

二、教学管理的形式主义。

许多地方的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都用各种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管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条条框框往往会非常细,比如教案必须按课时写而不能按章节或课文写,每课时的教案都必须具备怎么样的一些环节、写进哪些方面的内容,每课时的教学都必须有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记录等,作业本上的每道题都必须有批阅的痕迹,作文的每页或每段都必须有眉批,每周或每天都必须有业务学习笔记,等等等等。这样的管理还往往被美其名曰“精细化管理”。

热衷于“精细化管理”的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督促教师认真完成工作,一方面觉得用这些管理数据可以最有说服力地对教师进行考核、评比以及完成后续的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等管理工作。

但这样的管理,却将教师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到了形式主义的应付上。只以写教案为例,很多管理者都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殊不知教师备课的内容和过程并不一定都要写在教案本上,而教师在教案本上写字也并不一定就是在备课。更何况,学科不同,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备课的过程和对教学的设计也都会千差万别,怎么能够对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都进行千篇一律的“格式化”处理呢?而当教师为了满足管理者管理的需要不得不进行这样的“格式化”“备课”的时候,写教案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应付,而不是真正的备课。真正的备课则要么是教师另挤时间完成,要么是被形式主义的应付排挤掉了。

这种“精细化管理”,剥夺了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权,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同时,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还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从事这种管理工作,这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愈演愈烈的应试竞争。

基础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愈演愈烈的应试竞争。应试竞争的症结不是单纯对考试分数的追求,而是对考试名次的追求,是一定要考得比别人家的孩子更高的竞争焦虑。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迎合这样的社会焦虑与需求,一方面用学生的考试分数考核、评比、奖惩教师,一方面在应试科目的教学管理上不断加码,这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负担过重的最大根源。

首先是不断加长教学时间。除了正常上课的时间,早上天不亮就让学生走进教室并让教师跟班,晚上安排好几节晚自习让教师授课,甚至把课外活动、午休时间都安排给任课教师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或直接授课。

其次是频繁的考试。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在让学生深陷考试的同时,也让教师永远都有阅不完的卷子。前不久媒体报道某地一位中学教师因通宵阅卷猝死,经几年漫长的诉讼终于争得了“工伤”的判决,许多教师都欢呼这是教师的一次胜利,其实这件事最应该引起人们反思的是,教师为什么要通宵阅卷呢?是谁剥夺了教师的休息权呢?

再次是浩瀚的题海。对学生的题海战术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让学生深陷题海的前提,是教师也同样深陷题海之中。给学生布置了超量的作业,教师也就必须批阅超量的作业,而且教师在布置超量的作业之前,自己必须做足找题、做题的功课。几年前在教育部提出给学生减负后,某地有学校就喊出了“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口号。

另外,由于和教师利益直接挂钩的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制度,也使教师之间的分数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分数和名次,教师不但自愿放弃自己的休息、学习、娱乐甚至生活,还不断剥夺学生的休息、运动和娱乐,致使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人的成长和教育规律的正轨。当然,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中,教师的成长也是无从谈起的。

四、学校职责的无限扩大。

随着教育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也呈现出无限扩大的趋向。比如,休息时间让教师手持棍棒在校园值勤,以防范可能的伤害发生;让教师在校车上当乘务员,负责校车运行的安全;让教师巡视河湖池塘,阻止可能的溺水事件;给教师安排扶贫任务,让教师帮农民运花费、施农药;让教师上街扫马路,等等等等。更不要说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要全天候地承担学生在校的所有生活与安全的责任。

同时,社会各部门的各种工作,似乎都可以通过特殊的运作走进校园,变成学校、教师甚至学生的工作。比如反腐进校园、反恐进校园、禁毒进校园、创城进校园等等;更有甚者,媒体上还有过某地让教师带着学生披着塑料袋爬在山上当“羊”的报道。

学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是应该有界的。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无关的工作是不应该“走进校园”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是相关部门的服务对象,就如“反恐”吧,在恐怖袭击面前,教师和学生一样是需要保护的,如果让教师承担在可能的恐怖袭击发生时保护学生、对抗袭击的责任,一方面这个任务教师恐怕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另一方面,社会的相关服务是不是有所缺位了呢?

上述教师的这些不合理负担,一方面是教育畸形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理顺教育和社会相关服务之关系所致。要给教师减负,就需要深挖教师的不合理负担的来源,从而从源头上解决这些严重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教师的这些不合理负担,其实也就是教育的不合理负担。因此,给教师减负,也就是给学生减负、给教育减负;是让教育摆脱各种羁绊,按教育规律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李兴旺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